广西课题申报立项辅导网 欢迎您!
186-9798-7870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案例/下载区 >> 正文

小学数学教学“双减”背景下“智慧作业”的有效应用--课题申报

时间: 2025-01-17 | 作者: 广西课题研究者


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,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、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;

核心概念界定

“双减”背景: 教育部阐述中央“双减”《意见》出台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7月24日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;

“智慧作业”:“智慧作业”要义是依据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。

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

1.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

从知网,万方数据,维普网当中,利用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、小学数学等关键词所查到的数据共1114条,其中2020年前共997条。陈德胜(2023)设计探索性、实践性、生活性的作业,以便巩固新知。也可设计一题多问、一题多变、一题多解的练习,帮助学生开拓思维,强化能力,提升学生的思维。万清艳(2023)提出,智慧型作业必然不是简单无效、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,而应是具有探究性、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实践性作业。

2.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

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在国外研究中,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问题。Daniel Leah(2023)提出,优化实践作业的设计,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,切实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,开启学生数学思维.Dolean Dacian Dorin(2023)认为,设定一些开放性与趣味性的数学作业,数学是一门实践性、生活性非常强的学科,要把完成作业的主导权交给学生。

研究方法来看,现有的研究多定性分析少定量分析,重理论阐述轻实地调研,同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,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。本课题研究,便以此为基础,更深入的开展了“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”的内涵、实践特征与当代趋势等研究工作。

选题意义

在基于理论意义层面的研究中,可以发觉当前学术界有关于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专著、课题、论文等成果较多,但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进行深入探讨的少之又少。通过本课题在研究中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、案例研究法、调查研究法等,对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进行实地研究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方面的相关理论;

研究价值

在基于现实方面的实践价值中,本课题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对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开展调研,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对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中教学活动的发展进行总体把握,进而找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,从而进一步的改善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开展的组织形式,对助力学生积极进步成长有着重要的实践性价值。

本课题的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;

研究目标

1、深刻理解“双减”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含义,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现状,明确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具体内容。

2、深入开展教学实践研讨交流活动,进一步完善“双减”内涵,探索并总结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策略和方法,建立高水平的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内容。

3、以课题研究为引领,发挥成果辐射作用。

研究内容

1、深入研读相关文献综述的内容,确定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目标,系统地建立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内容。

2、以“双减”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为载体,在实践中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途径与策略。

3、结合“双减”等相关理论文献,从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入手,确定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过程的具体方法。

研究假设

课题组教师认为,从当前课题研究的基础环节入手,可以明确研究思路。从教师的思路、方法、内容等方向入手,可以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具体问题;从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入手,能确定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过程的具体方法,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。

拟创新点

1、从研究方向分析,研究通过“双减”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这一新的研究视角,运用“双减”、小学数学教学、“智慧作业”理论等,深入阐释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内容、运作过程与运行机理,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。

2、从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,此次研究预计采用前测、后测问卷调查的方式,借助前测的过程明确问题,借助后测实验过程了解成果的可行性,两种方式相结合更能够突出课题研究的特征,并探索构建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理论分析框架,突破了以往研究,偏重理论解读的常规路径。

3、从课题选题角度分析。本课题切口小,问题更加聚焦。研究解析“双减”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转型变化及总体特征,对小学数学教学中“智慧作业”有效应用的推进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,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本课题的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。

研究思路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研究方法

文献研究法

调查研究法

案例研究法

总结归纳法

技术路线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实施步骤

准备阶段()

研究内容:

(1)查阅文献,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

(2)将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学习

(3)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,整合调研现状

成果形式:调查报告

实施阶段()

阶段研究内容:

(1)按照课题方案,落实课题研究措施

(2)对过程性材料进行收集整合

(3)对学生实施阶段性调查并开展成效分析

阶段成果形式:优化后的课题方案

总结阶段()

阶段性研究内容:

(1)汇总过程性材料,梳理可行措施

(2)形成课题报告,撰写课题论文

 

可另加页

五、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(限1500字内)


1、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(引用、转载、获奖及被采纳情况),主要参考文献(限填10项);

2、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、组成结构(如职务、专业、年龄等);

3、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(如研究资料、实验仪器设备、配套经费、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)。

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(引用、转载、获奖及被采纳情况),主要参考文献(限填10项);

[1]陈德胜.智慧课堂 精彩微课——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[J].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,2023(01):87-88.

[2]万清艳,张树萍.智慧作业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[J].教师博览,2022(36):63-64.

[3]蔡美玲.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“智慧作业”模式[J].江西教育,2022(44):10-11.

[4]肖慧.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智慧作业的方法——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为例[J].教师博览,2022(33):57-58.

[5]袁冠军.合理运用智慧作业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[J].教师博览,2022(33):69-70.

[6]易艳梅. “双减”背景下应用智慧作业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[C]//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.对接京津——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.对接京津——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,2022:164-167.DOI:10.26914/c.cnkihy.2022.047307.

[7]汪玉琴. 小学数学智慧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研究[C]//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.对接京津——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.对接京津——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,2022:2128-2130.DOI:10.26914/c.cnkihy.2022.048138.

[8]Daniel Leah,Doyle Tanya,Kaesehagen Colleen. Supporting parents to co-produc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mathematics[J]. Education 3-13,2022,50(5).

[9]Dolean Dacian Dorin,Lervag Arne. Variations of homework amount assigned in elementary school can impact academic achievement[J].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,2022,90(2).



免费课题规划
快捷咨询
资深顾问一对一为您解答留学问题
电话
咨询服务电话
186-9798-7870
微信
二维码
关注了解更多课题信息
QQ
推荐服务
澳洲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澳洲八大名校之一的莫纳什大学,其蒸蒸日上的国际声誉使它在澳洲率先成为一所国际化大学。马来西亚MONASH大学是澳洲莫纳什(才)大学的第七所分校。在澳洲维多利亚州
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马来西亚国际伊大简介  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(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),简称IIUM,由马来西亚
马来西亚玛尼帕尔国际大学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(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),简称IIUM,由马来西亚政府于1983年倡议和主办
马来西亚拉曼大学 马来西亚国际伊大简介  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(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),简称IIUM,由马来西亚
热门推荐
# 结题报告撰写与论证全攻略:开启学术成果展示之门在学术探索的征程中,结题报告宛如一座灯塔,不仅照亮了研究历程的曲折路径,更指引着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方向。它作为课